作者中心
投稿指南
常见问题
论文模板
作者投稿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机器人领域基金资助项目资讯
更多>>  
通知公告
编辑部春节放假通知
[2023-01-18]
《机器人》再次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2版)》
[2023-01-05]
“《机器人》优秀论文奖”举行颁奖典礼!
[2022-08-05]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院
中国自动化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知网
“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研究计划
《信息与控制》
SIASUN新松
国家机器人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辽宁)
更多>>  
官方微信,欢迎关注
 
     视频中心-软体机器人

江苏大学张忠强《柔性腔体致动、控制及潜在应用初探》





报告人简介:

张忠强,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学院副院长;2010年于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兼任江苏省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常务理事、南方计算力学联络委员会委员,英国物理皇家协会(IOP)期刊国际顾问(Member of Advisory Board)。2012年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15年获江苏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16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要围绕微纳尺度流动与流体器件、柔性器件致动与控制等研究方向开展学术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pplied Surface Science、Applied Physics Letters、Physical Review B、Physical Review E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70余篇,SCI他引500余次;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等国家级、部省级项目10余项。


报告摘要:

软体机器人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机器人新方向,未来有可能彻底改变机器人在社会和各行业中的应用角色。受生物仿生学启发,虽然诸多研究者在软体机器人驱动方式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要真正实现具备软体动物生物力学智能特性的机器人,其驱动与控制须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在材料、设计、制造和控制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我们针对柔性腔体(包括流体、气体腔体)的结构设计和致动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基于仿生学原理和柔性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初步探索了柔性腔体在热场、形状记忆合金等不同致动方式下的运动特性和形变规律,并对基于柔性腔体的软体机器人应用研究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推荐文章:

张忠强, 邹娇, 丁建宁, 宋振玲, 程广贵, 王晓东, 郭立强. 软体机器人驱动研究现状[J]. 机器人, 2018, 40(5): 648-65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648109,11472117,51675236)



版权所有 © 2016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地址: 沈阳市南塔街114号 (110016)   电话: 86-024-23970050,86-024-23970088   E-mail: jqr@sia.cn
本系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