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管道机器人及侧倾问题的研究
彭商贤, 刘斌, 龚进峰, 谢少荣
天津大学智能机械研究所,300072
A STUDY OF INTERNAL PIPELINE TRACKED ROBOT AND ITS SIDELURCH
PENG Shang-xian, LIU Bin, GONG Jin-feng, XIE Shao-rong
Intelligent Machine Institute of Tianjin University 300072
摘要 本文探讨了几种典型管道机器人的行走机理,介绍了我所研制的履带式管道机器人系统结构,研究了管道机器人的侧倾问题.
关键词 :
移动机器人 ,
管道机器人 ,
履带式机器人 ,
侧倾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moving principles of several typical classes of the int ernal pipeline tracked robots and introduced the system mechanism of the interna l pipeline tracked robots developed by IMI. Finally, the sidelurch issue pertin ent to the internal pipeline tracked robots has been researched on.
Key words :
Mobile robot
internal pipeline tracked robot
crawler
sidelurch
收稿日期: 1999-10-29
基金资助: 天津市自然科学重点基金(983800511)
作者简介 : 彭商贤(1933-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智能机器人及机电自动化.
引用本文:
彭商贤, 刘斌, 龚进峰, 谢少荣. 履带式管道机器人及侧倾问题的研究[J]. 机器人, 2000, 22(4): 247-250.
PENG Shang-xian, LIU Bin, GONG Jin-feng, XIE Shao-rong. A STUDY OF INTERNAL PIPELINE TRACKED ROBOT AND ITS SIDELURCH. ROBOT, 2000, 22(4): 247-250.
链接本文:
http://robot.sia.cn/CN/ 或 http://robot.sia.cn/CN/Y2000/V22/I4/247
[2]
Screenivasan S V, Wilcox B H. Stability and Traction Control of an Actively Actuated Micro-rover.Journal of RoboticsSystem, 1994,11(6)
[5]
邓崇志等.小口径管内作业补口机器人的研究.机器人,1997(4)
[3]
邓崇志等.小口径管内作业补口机器人的研究.机器人,1997(4)
[4]
张永顺.管内砂浆喷涂补口作业机器人技术及理论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1999,4
[1]
Harry T R, Bruce A P. Pipe Crawling Inspection Robot: An Overview. IEEE Transaction on Energy Conversion, 1993,8(3)
[1]
陈炜楠, 刘冠峰, 李俊良, 苏泽荣, 管贻生, 张宏. 室内环境的元胞自动机SLAM算法 [J]. 机器人, 2016, 38(2): 169-177.
[2]
田润, 宋轶民, 孙涛, 向旭. 一种新型轮腿式移动机器人的参数设计与实验研究 [J]. 机器人, 2015, 37(5): 538-545.
[3]
孙建, 陈宗海, 王鹏, 张启彬, 包鹏. 基于代价地图和最小树的移动机器人多区域覆盖方法 [J]. 机器人, 2015, 37(4): 435-442.
[4]
张一淳, 张雪波, 方勇纯, 沈佩尧. 基于主动偏心轮的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航位推算与跟踪控制 [J]. 机器人, 2015, 37(3): 361-368.
[5]
熊鹏文, 宋爱国, 东辉, 吴常铖, 纪鹏, 丁飞. 基于效率与安全机制的核电站巡检与应急机器人的局部路径优化方法 [J]. 机器人, 2015, 37(2): 196-203.
[6]
王勇, 陈卫东, 王景川, 肖鹏. 面向动态高遮挡环境的移动机器人自适应位姿跟踪算法 [J]. 机器人, 2015, 37(1): 112-121.
[7]
刘清友, 李雨佳, 任涛, 陈永华. 主动螺旋驱动式管道机器人 [J]. 机器人, 2014, 36(6): 711-718.
[8]
辛菁, 苟蛟龙, 马晓敏, 黄凯, 刘丁, 张友民. 基于Kinect的移动机器人大视角3维V-SLAM [J]. 机器人, 2014, 36(5): 560-568.
[9]
刘冬, 丛明, 高森, 韩晓东, 杜宇. 融合神经元激励机制的机器人情景学习与行为控制 [J]. 机器人, 2014, 36(5): 576-583.
[10]
张铮, 李振波, 胡寿伟, 王维, 陈佳品. 混合传感器网络中的移动机器人导航方法 [J]. 机器人, 2014, 36(3): 316-321.
[11]
魏毅龙, 程志红, 江海波, 张久雨, 李中凯. 移动机器人6轮导杆联动式悬架设计及其平稳性分析 [J]. 机器人, 2013, 35(6): 665-671.
[12]
张瑞雷, 李胜, 陈庆伟. 车式移动机器人动态编队控制方法 [J]. 机器人, 2013, 35(6): 651-656.
[13]
任立敏, 王伟东, 杜志江, 唐德威. 障碍环境下多移动机器人动态优化队形变换 [J]. 机器人, 2013, 35(5): 535-543.
[14]
张思齐, 崔荣鑫, 徐德民. 稀疏环境中信息趋向性搜索算法性能分析 [J]. 机器人, 2013, 35(4): 432-438.
[15]
周卫华, 王班, 郭吉丰. 连续切换轮及其移动机器人的自锁特性 [J]. 机器人, 2013, 35(4): 449-455.